
中联亿配
11月7日至8日,以“未来已来,邮此启航”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CCS18)将在广州南沙举办。国际邮轮集团、港口运营商、船舶制造商、文旅企业及政策研究机构等代表将齐聚于此,共商行业标准建设,搭建产业链融通对接的开放合作平台,促成合作签约落地,为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广东高度重视邮轮经济发展,接连出台《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措施》《广东省国际邮轮停靠省内港口补给若干便利化措施及常用低危物资清单》《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广东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多项指导政策,从产业培育、运营保障到消费激活多维度发力,为区域邮轮经济发展筑牢政策根基、注入强劲动能。
湾区之心独具优势
“硬实力”与“软优势”打造华南邮轮枢纽
作为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南沙1小时内可联动港澳,3-4天航线即可覆盖东南亚主要港口,既是大湾区内部邮轮资源流动的“中转站”,更是中国对接“海上丝绸之路”邮轮市场的前沿节点——这种“内外联通”的独特位置,让南沙成为国际邮轮集团布局华南市场的首选之地。

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南沙加大力度布局邮轮产业,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综合体之一——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拥有770米岸线,10万总吨和22.5万总吨邮轮泊位各一个及建筑面积6万㎡的航站楼。自2024年底恢复常态化运营以来,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累计运营28个航次,共验放出入境人员超14万人次,平均上座率75%。来南沙坐邮轮,感受一场说走就走的海上旅行,已成为大湾区旅游新时尚。
市场热度推动航线布局持续丰富。2025年12月7日,“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将回归南沙运营,计划运营至2026年5月,目的地包括日本、越南等地,共计29个航次。同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已预计2026年底交付并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常态化运营航线。从南沙出发叹世界,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便利政策与商业配套的落地,更让南沙邮轮出行体验不断升级。目前,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已落地“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和“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极大方便国际旅客出行;所在的南沙湾片区可享受“15%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为邮轮配套产业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当前,邮轮母港附近商业综合体中交邮轮·城悦天地已引入高端海鲜餐厅、滨海主题咖啡馆、文创体验店等多元消费业态,为游客们打造“登船前可休闲、离港后能畅游”的一站式度假生态圈。

借势盛会再攀新高
南沙释放协同发展新动能
当前,邮轮产业已成为驱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落地南沙,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邮轮产业带来发展的关键机遇。
在本次大会上,南沙将持续壮大“国际邮轮朋友圈”,争取与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华夏邮轮、爱达邮轮、星旅远洋邮轮、东方邮轮、蓝梦邮轮等多家邮轮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大会期间,本土龙头广州港集团下属广州海港商旅有限公司还将与国内著名邮轮船供企业晓熹国际控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完善南沙邮轮船供服务体系,填补区域产业链短板,推动邮轮配套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产业发展之道,在于协同共赢。作为大会东道主,南沙特设“南沙邮轮产业实地考察”环节,组织全球嘉宾走进南沙国际邮轮母港运营区、物资补给中心及中交邮轮・城悦天地商业综合体,直观感受“邮轮+港口+消费”的联动生态;同期举办的“大湾区邮轮协同发展峰会”上,南沙还将联合香港、深圳港口及企业代表,围绕航线共享、客源互送、通关便利化等关键议题发布合作倡议,推动大湾区从“三港分立”走向“政策协同、资源互通”的集群发展新阶段。
依托与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的紧密合作,大会还将引入国内外邮轮产业先进理念与技术,为南沙打造邮轮全产业链生态、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智力支持。

海风正劲,商机涌动。11月7日至8日,南沙诚挚邀请全球邮轮业界人士来到湾区共享政策红利与产业机遇,以第十八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大会为起点,携手书写中国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南方+记者 李心迪

通弘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